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3|回复: 3

紫砂壶分类方法列举几种方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1 11: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紫砂壶分类有多种方式,下面列举紫砂壶分类的几种常见方式:
紫砂壶按器型来分类
1、圆形器
2、方形器
3、筋纹器
4、花色器
紫砂壶按制作工艺种类来分类
1、纯手工制作;
2、全手工制作;
3、 半手工制作;
4、拉胚壶;
5、灌浆壶。
紫砂壶按材质种类来分类
按紫砂壶材质分类其实就是按所用的泥料分类,一般常见的有:
1、紫泥壶(也就是俗称:拼紫);2、红泥壶;3、朱泥壶;4、段泥壶;5、底槽清壶;6、天星泥壶;7、青灰泥壶;8、本山绿壶;9、黑料壶;10、清水泥壶。
紫砂壶按容量种类来分类
紫砂壶如果按容量可以粗略的分为小品、中品和大品:200毫升以下的壶归为小品,200至400毫升的归为中品,400毫升以上的归为大品。
紫砂壶的种类分类无论器型、制作工艺、材质还是容量依据什么,都不会是完全准确的,这也是对“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的最好的诠释,希望这简单的几种紫砂壶分类方式对于想了解紫砂壶人有所帮助。
想和我做朋友的可以加我微信,验证是壶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1 11: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不知道紫砂壶的器型有哪些,具体怎么分类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不同的造型,各自对应什么。

一、提梁

提梁这个造型设计最早是苏东坡所创,也就是所谓的东坡提梁。现在提梁造型多了起来,但一般可以分为硬提梁和软提梁两种。


【硬提】是制作紫砂壶的时候就用泥料制作出,在收尾时与壶身一同完成。可分为单式提梁、三叉提梁和绞式提梁三种。

【软提】则是在壶体肩上附着一对圆孔,烧成之后用金属丝或藤条编结作提梁,使用时将提梁扶起,不用时可以卧在壶肩,提梁过于壶嘴,一般稍高于壶口2厘米,利于倾注冲水。

二、筋纹器

通常筋纹器壶依据大自然中的瓜果、植物花形提炼而成。运用几何形等比例分割和重合变化,强调筋纹凹凸有致,规范整齐。制作难度较高,要求纹饰通体自钮顶至底心贯气如一,整齐、秀美、明快并富有节奏感。

筋纹常见有三、六、八、九、十二、十八、三十六瓣之分,可纵横变化分割,亦可作回旋处理,其口盖须能互相置换,平整合缝,且壶内、盖内与壶外筋纹一致。


三、方壶

紫砂业内有句老话:一方顶十圆。这就强调了方器的制作难度。要保证轮廓线条分明,口盖平整,吻合严密,比例适度。嘴与把协调统一。且可以随意置换壶盖的方向,整体端庄秀雅,又有阳刚之气。


方壶更加讲究“方中寓圆”,善于运用各种长短直线和曲线结合交叠,制作工艺要求线面挺括,有棱有角。

四、圆壶

“圆不一相”、“珠圆玉润”,圆壶可以说是紫砂壶中造型最富变化,最能表达情意的壶,如圆球体、半圆球体、锥形体为基本形。运用何种圆弧曲线组合变化成一体。


圆壶多是素身,用极简的线条装饰壶肩、壶腰、壶盖等,圆壶的制作更加讲求规范,比例适度,才能显现茗壶的气韵。同时更注重泥质的变化,圆壶的制作要求器形必须达到圆、稳、匀、正,亦须注重实用。

五、花器

肖形状物是紫砂壶中别具一格的风格,在紫砂界可称为花货,其主要特征就是模拟自然界的植物、生物的形态,一般运用圆雕、浮雕、浅浮雕造型来装饰制作。


写生仿真可以利用捏塑、雕刻、涂绘等多种工艺手法进行加工提炼,同时,壶流、壶把和壶钮也被巧妙的融于一体,花塑器形中,想要制作的栩栩如生且传神并不容易,所以花器的制作更能体现老师的制壶技艺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1 11: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把紫砂壶可分为钮、壶盖、壶腹、壶把、流嘴、足、气孔等七个部位。  
    足有圈足、钉足、方足、平足之分。
    钮有珠钮、桥式、物象钮之分。
    盖有嵌盖、压盖、截盖三种。
    把有单把、圈把、斜把、提梁把之分;圈把又有与嘴对称式、倾斜式、三平式等。
    历代流传的紫砂壶品类都有名称,今仍流行的还有数十种,如:洋桶、掇球、一粒珠、龙蛋、四方、八方、梅扁、竹段、鱼儿龙、寿星等。
    紫砂壶从造型上来区分,可分为:
    (1)造型:以界中的瓜果花木、虫鱼鸟兽等形象加以简化,结合实用而变形,如梅茶壶、莲子壶、葵花壶、柿子壶、竹形壶等,统称“花货”。
    (2)几何造型:以不同的几何形体为艺术造型,如各式方形壶、圆形壶、直筒壶、双棱形壶等,统称“光货”。
    (3)博古造型:取材古代文物的造型,如:仿青铜器、汉简、玉器、秦汉瓦当等造型的茶壶,形象质朴、雅致,古趣盎然。
    (4)微型刻壶:因紫砂中存有石英砂粒,历代都有微型刻壶问世,且微刻技艺日益精臻。现今,在一把容量35O毫升的掇球壶上,琢刻茶圣陆羽七千余字《茶经》全文的紫砂壶业已成功。
    紫砂壶在造型上“方非一式,圆非一相”,几近三千多种。在形体与线条的运用上变化无限。通过壶线的运用,使原来的形体变得安稳、活泼、深挚,又富有轻盈感。紫砂壶的形体主要分高、矮两种,依茶性而设,高壶彻红茶,香浓醇厚;矮壶泡绿茶,色、香、味皆蕴。
    新紫砂壶变旧法
    日常用紫砂壶饮茶者都有同感,即同样的茶叶,放在刚买回的新紫砂壶中沏泡,与放在用旧的紫砂壶中沏泡,茶的香味大不相同。
    这是由于紫砂壶使用的时间越长,其外观愈光滑美观,同时紫砂泥的质地也随之变软,紫砂泥特有的气孔群全部打开而易于吸收茶香(此时即使以空壶灌水,也略有茶味溢出),因紫砂陶土是一种双重气孔结构的多孔性材料,气孔微细,气密度高,具较强的吸附力。而用新紫砂壶沏茶,因其质地较结子、紧密而坚硬,紫砂泥的气孔未能全部张开,而不易吸收茶香。
    如要使新壶在短时间内施展茶叶的香气,可试用如下方法来促进泥质变软:
    (1)将新壶先用温水内外冲刷干净;
    (2)锅中放冷水,将新壶放入蒸煮一小时;
    (3)将壶从蒸锅中掏出,在空气中冷却;
    (4)再次放入原锅顶用统一锅水蒸煮一小时,晾凉后沏茶。
    经上法蒸制的新紫砂壶,其泥质较前变软,气孔群基本张开而较易吸收茶味,这样泡出的茶汤就能发出较好的茶香。
    3.新型陶壶和澄泥石壶
    (1)新型陶艺壶--古逸壶
    台湾邓丁寿先生发明的新型陶艺壶--古逸茗壶,以设计上的独具匠心而获得了台湾尺度局十五年专利权书。
    中华传统品茗壶除壶身外,都由"提耳、壶盖、壶嘴"三部门组成。但传统茗壶的大缺憾,在于沏茶时从壶嘴倒出的水流不易把握,易洒出杯外。还常常造成壶盖脱落而导致破损,特别是精巧的工艺小壶,一旦壶盖破损,则有“一失足成千古恨”之憾。
    而邓丁寿发明创制的“古逸壶”,则利用了气流对流和物理学中的“虹吸原理”,将壶嘴由传统的在壶身侧套改为在壶底部的正中。这样与在壶盖上设计的小气孔相配,成了垂直线贯串。又在壶身底部及专用壶底座的配合上,设计成“气密座”,使壶身与底座粘合成弥合密封状态,这样当壶中注满水时,茶水即不会从壶底部(即新型壶嘴)渗漏,而当需要品饮、倒出壶中茶汤时,只要以食指按住壶盖上的气孔,提起茶壶后,以手指的开、合,就可运用自如地将茶汤倒出(倒茶时要保持水平状态运作,不宜倾斜壶身倒茶)。
    此壶既可有效地控制茶汤量,使茶汤直落杯中而不必担心茶水外溅,更不会造成壶盖脱落。另外因壶身高度气密,而更加保持了茶的香味,使泡出的茶汤比传统茗壶更香醇。
    目前,造型古朴的“古逸壶”,不但在功能上立异,且在造型艺术上也日益精湛,成为一具不可多得的工艺壶,确是传统茗壶的更新换代产品。
    (2)姑苏澄泥石壶
    澄泥石茶壶生产于江苏姑苏吴县藏书乡。澄泥石采自姑苏灵岩山西麓,历代的能工巧匠用澄泥石雕刻砚台,成为闻名澄泥砚而亨誉国内外。而用澄泥石经手工雕琢的“澄泥石壶”,更是壶中名品。相传早在年龄战国时期,澄泥石壶就贵为“贡品”、“贡壶”,吴王夫差携王妃西施驻驿姑苏灵岩山“馆娃宫”时,曾对当地金山石匠之供品--“龙凤生肖澄泥石壶”爱不释手,成为皇家宫庭保藏的宝物。
    古代时,因为澄泥石壶制作工艺复杂,特别是壶内腔镂空为耗时,故具艺术价值的成品壶存世少,并逐渐失传。
    近年来,民间艺人发掘该项传统技艺,古为今用,并鉴戒了当代紫砂壶的造型艺术,运用了现代加工工艺,博采众长,潜心创作,精雕细刻,终使澄泥石壶重放色泽,成为中华茶具大家族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姑苏藏书乡出产的澄泥石壶既有传统的石雕艺术风格,又具有宜兴紫砂陶壶的写实作风,而在雕刻技艺上,更是运用深浅浮雕、金属镂刻和浅刻等多种手法,用名贵的澄泥石雕琢出众多造型各异、精巧玲珑的澄泥石壶,令人叹为观止。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澄泥石壶内容量小、自重重,虽在澄泥石中沏的茶汤,饮之有益于人体健康,但仍以珍藏、把玩、家庭装饰为主。



(WWW.02710.COM)创立于农历庚寅年(虎年)(2010年),专注通过互联网传播实力派,培养潜力股紫砂文化网站,去繁就简,作品说话。主要经营中高端紫砂作品,不求大,只求专,精,乐~ 我们一直在追寻美壶,追摹紫砂的魅力,愿在这充满绚丽色彩的紫砂世界中和您一起分享这些快乐和成果,做专业的紫砂门户网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1 11: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壶清流·鼎朴造像·紫砂壶一百零八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4-4-20 16:10 , Processed in 0.04877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