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3|回复: 0

古陶瓷鉴定研究|如何区别新老瓷器的釉(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2 12: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釉指的是覆盖在陶瓷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是用矿物原料(长石、石英、滑石、高岭土等)按一定比例配合,经过研磨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煅烧后所形成的。釉面能增加陶瓷制品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还有美化器物、便于拭洗、不被尘土腥秽侵蚀等特点,其种类繁多,分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烧成温度,可分为高温釉、低温釉;
(2)按外表特征,可分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有光釉、无光釉、裂纹釉(开片)、结晶釉等;
(3)按釉料化学成分,可分为石灰釉、长石釉、铅釉、无铅釉、硼釉、铅硼釉等。
上文古陶瓷鉴定研究|如何区别新老瓷器的釉(上)为大家介绍了青釉、白釉等。
本文继续为大家讲解如何区别蓝釉、黄釉、孔雀绿釉和茄皮紫釉
蓝釉瓷器
元 霁蓝釉白龙纹瓶
蓝釉器以天然钴料掺入釉内作呈色剂,在高温氧化气氛中烧制而成,由元代景德镇创烧,明代宣德时期发展成熟,同“祭红”一样,由于多用作祭器,又称为“祭蓝”或“霁蓝”,明宣德时在霁蓝的基础上还创烧出洒蓝、天蓝等蓝釉新品种。
明宣德 洒蓝釉钵
明宣德 霁蓝釉盘
最为人称道的宣德霁蓝,其釉色亮如宝石,皆为祭天用器。清代高温蓝釉烧造技术在平稳中有所提高,此时霁蓝釉仍以钴为呈色剂,釉面洁净平稳,色泽深沉厚重。由于祭天用蓝色瓷器,蓝釉瓷器的规格都比较高,器型以高足碗、盘、尊等祭器为主。除素面器物外,还有暗刻花纹和描金彩装饰。官窑霁蓝多有官款,民窑霁蓝多是庙里祭器,均无官款,但有书纪年款的。
清雍正 霁蓝釉撇口尊
清代康熙时期恢复了明代宣德以后中断的洒蓝釉瓷器烧造,并进一步发展出洒蓝描金、洒蓝五彩等新品种,其新颖的作品大量外销至国外。康熙洒蓝器以盘、碗为主,胎体轻薄,其釉面呈现莹润的蛤蜊光泽,色泽浅淡、清新,犹如洒满雪花状,又有“雪花蓝”之称。洒蓝器除康熙朝外,在清代其它时期比较少见,光绪朝偶有仿制。
黄釉瓷器
黄釉器也分为高温和低温两种。低温黄釉是一种以氧化铁为呈色剂、铅为助熔剂的低温颜色釉,最早见于汉代陶器上,显橙红色泽,唐三彩中的黄釉即属此类。早期的低温铅釉主要有棕黄色和绿色两种,其中棕黄釉的着色剂是氧化铁,绿釉为氧化铜。在历经唐、宋、辽、元、明、清各代的发展,低温黄釉的种类和品质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唐 黄釉绿彩执壶
低温黄釉伴随着汉代铅釉的出现而出现,后来在唐三彩及元、明琉璃上都有表现。唐代烧制低温黄釉瓷器的窑口主要有安徽寿州窑、白土窑,河南密县窑、郑县窑,陕西铜川窑,山西浑源窑和河北曲阳窑等。但早期的低温黄釉均施于陶胎上,且色泽较差,色调多为黄褐色或深黄色。至明清时景德镇生产的低温黄釉已较唐代制品有了显著提高,将低温黄釉器的制作推向了一个鼎盛时期,并成为宫廷御用色。此时低温黄釉器的黄釉多施于光素无纹的白釉器表上,仅有少数万历时期黄釉直接施于瓷胎上,随着时代发展呈色深浅略有不同,基本上趋于明黄色。
明成化 黄釉盘
明代黄釉瓷器以宣德、弘治时的产品评价最高,特别是弘治黄釉,颜色纯正,色调均匀一致,釉面平整,犹如涂抹的鸡油,恬淡娇嫩,清澈明亮,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以后各朝均生产了大量的低温黄釉产品。
清雍正 茶叶末釉牺耳尊
高温黄釉是一种含少量铁分的石灰釉,在高温氧化气氛中生成三氧化二铁而呈现黄色,代表品种是茶叶末釉。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经1200℃~1300℃高温还原焰烧制而成,釉面呈失透状,釉色黄绿掺杂似茶叶细末,绿者称茶,黄者称末,古朴清丽,耐人寻味。茶叶末釉起源于唐代黑釉,最初似因为烧黑釉瓷过火而出现的特殊品种,并非有意烧造。清代御窑厂所产茶叶末釉,釉色黄润,带黑色或黑褐色斑点。茶叶末釉制品多为景德镇官窑所烧,传世品中,以雍正和乾隆时期最为多见,烧制最为成功。雍正时制品多偏黄,有茶无末者俗称“鳝鱼黄”,釉色偏绿者俗称“蟹壳青”;乾隆时制品釉色有深浅之差,黄色中散布黑色小星点,釉面平净。清宫旧藏茶叶末釉器旧称为“厂官釉”。
孔雀绿釉瓷器
元 孔雀绿釉带盖梅瓶
孔雀绿釉是一种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色釉,因其助溶剂中加用硝(一种硝酸盐的矿物质),所以釉色十分鲜嫩,青翠欲滴,犹如孔雀羽毛般艳丽。孔雀绿釉自宋代磁州窑创烧,元代景德镇烧制成熟。明代孔雀绿釉器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和传世品分析,永宣时期至正德年间均有烧制,与元代相比制作更精美。
明宣德 孔雀绿釉碗
明正德 孔雀绿釉青花四鱼纹盘
但值得注意的是,宋元时期磁州窑制品由于胎和化妆土皆为生烧,胎、釉膨胀系数不匹配,造成胎釉结合不紧密,产生剥釉现象,严重者器表釉面甚至全部剥落。而明代官窑制品是在烧好的白釉器上施孔雀绿釉,然后再入窑二次烧成,釉与釉之间易结合,因而极少有剥釉现象产生。到了清康熙时期孔雀绿釉得到进一步发展,无论是呈色、造型还是刻划装饰工艺都更为精致。
清康熙 孔雀绿釉夔纹象耳尊
茄皮紫釉瓷器
茄皮紫釉是以锰为呈色剂的低温釉,呈色有深有浅,深者为熟透的紫茄皮色,浅者为未成熟的浅紫皮色。茄皮紫釉器是先高温烧成素胎,再施低温紫釉二次烧制而成。这样烧制成的器物胎釉结合不紧密,时间长后易出现剥釉现象。从传世品看,明代弘治、万历时期景德镇官窑有制作,多为祭祀用器。清代康、雍、乾三朝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康熙时期更为盛行,其造型多样,釉面光亮,玻璃质感强,呈色较为稳定,器物表面多刻划有精细的纹饰,带有官窑款识。乾隆朝以后烧造有大量的暗刻龙纹茄皮紫釉的宫廷生活用器,多为盘、碗之类。
明万历 淡茄皮紫釉暗刻云龙纹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4-4-30 15:07 , Processed in 0.03938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