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15|回复: 3

蚯蚓走泥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0 15: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钧瓷,是在建窑和耀州窑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后世至今无人能仿造。


宋代受理学的影响,反应在瓷器上就是规整对称,无论是造型或纹理都遵循这一原则,特别是北宋官造钧瓷,不论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严格遵守这一原则。
规整对称,高雅大气,宫廷气势,一丝不苟。其势沉重古朴,明亮而深沉。
放大镜观察,蚯蚓走泥纹(泪痕)用气泡一个个串连一体呈立体的爬行状,鱼籽纹呈一摞摞鱼卵正欲孵化而出。
还有牛血纹,血色深红暗沉杀气腾腾,庄重威严等等,难以一一叙述。
北宋官窑钧瓷的发色和纹理大小和分布,都能做到人为控制而恰到好处,是北宋瓷艺的最高工艺水平的体现。


这批钧瓷工艺早已失传,而窑址(汴梁)也随冰冻积水而下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可见当时钧瓷产生的轰动效应。


于是各地群相仿效,窑口林立,但至今仍然不得要领。至今,研究文章汗牛充栋,考古窑口不计其数,因都未见过这批北宋官造钧瓷,也只能是管中窥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20 15: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宋代钧窑的钧瓷中,有这样一种纹路覆于釉面上,就好像是蚯蚓在泥土中游走爬行留下的痕迹。《饮流斋说瓷》一著中曾说明:“钧窑之釉,扪之甚平,而内现粗纹垂垂而直下者谓之泪痕,屈曲蟠折者谓之蚯蚓走泥印。”


   蚯蚓走泥纹也叫做“泥鳅纹”,这个词有些藏家朋友们不甚明白其意,很容易概念模糊。有说法称:“蚯蚓走泥纹是釉面开裂后又被热熔釉填满裂缝所成”。这种论点显然并不正确,釉上开裂形成裂纹就是裂缝,这已经不是蚯蚓走泥纹。就算被釉填满了,但裂缝也不存在了,所以也不能算是蚯蚓走泥纹




  众所周知,宋代钧瓷胎厚、致密、色灰、釉厚, 以月白、天青、天蓝为基本色料。但不被常人所知的是,因为所用釉料成分的特殊性,瓷器出现挂釉后,器壁与釉表层的温度并不一样,釉中的铜经过高温呈现出紫红色。
  这时因为釉面很厚,釉质在煅烧时翻滚,所含金属分子的重量不同造成了有的浮于表面,有的沉于釉底。这样不施人意纯属天意的结果就是,釉层上漂浮着浅釉,釉层下沉积着深釉,蚯蚓走泥纹就出现了。

钧窑天蓝釉三足筒式炉

  浸染瓷器已久的人知道看钧窑首先要看它的蚯蚓走泥纹。如果连这一特征都没有,就很难说其可靠性。但是钧瓷由于年代久远,这种时代差异感造成了一种古拙美的感观。在现代仿品中偶见一些传统工艺方法仿制所得的精品,甚至也仿有"蚯蚓走泥纹"的这一到代特点。其逼真程度之高,很容易以假乱真。
  古瓷为当时朝代的审美和习俗而成,整体看上去很舒服。但是新仿之物由于传统工艺失传,加入很多自以为是的东西,细节禁不起推敲,甚至风马牛不相及。虽然看着挺好看,挺精致,但细看之下漏洞百出。在鉴赏钧窑瓷器时要仔细观察,从胎,釉,造型,底足,成形工艺等方面综合分析和判断。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

   在国内古玩市场中,仿钧窑钧瓷屡见不鲜。
   这些仿品通体施釉层薄,无浑厚玉般质感,瓷釉表面折射出的光泽生硬刺目,有的淌釉太明显。器身不见铁质斑痕,底胎色为焦黑褐色,胎质粗粝干燥,没有细砂那种细腻、温润、熟旧感。
   有些仿品会耍些小把戏,釉面会采取涂抹黄土或用弱酸腐蚀等手段给瓷器做旧处理。但是这样人为做旧的仿品,釉色呆板不说,还没有真正宋钧瓷釉面的生动感和厚润质感。
   宋代钧窑彻底改变了以往只有高温青釉和黑釉当家做主的局面,其经典传世的工艺,大气雍容的外观,极具吸引力的釉色,称得上是浑然天成,举世无双。由于种种原因,后世各朝代及现代的仿制品,都无法仿制还原出真正的钧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20 15: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读林家舟先生《浅谈被误读的蚯蚓走泥纹》钧文,林先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中国陶瓷史的窗户,引领我们走进去,探索宋代以来钧窑的奥秘,林先生的文章道出了钧窑的舆情兴衰和人们对钧窑重要特征“蚯蚓走泥纹”的认识脉络,并提出对现行“蚯蚓走泥纹”认识的质疑,把人们已固化的认识捅了一个洞,这就打开了人们求真的思维,追寻“蚯蚓走泥纹”的真容,启动了对这一问题的深度探索,此事林先生是当仁者。

就文章内容而论,关于对“蚯蚓走泥纹的”的认识,现在爱瓷的人都知道那是宋钧窑器的典型特征,人们通过观看实物和图片,都已经将“蚯蚓走泥纹”的形象深深镌刻在大脑里,那是一些在钧窑器釉面上的或弯或直的与周围釉面不同色泽的线或线段,有的甚至带有毛刺,不同器体上色泽不同,有深有浅。关于它的形成原因,大家都接受了当今学者形成于“釉料干燥或预热阶段,是釉层水分蒸发使釉料收缩过大而出现初始裂纹,然后烧制过程中由釉料中的最易熔部分的填充而成”的观点,这就是我说的人们已经固化了的观念。如果我们把“蚯蚓走泥纹”认定为现在确认的“蚯蚓走泥纹”,那对于它成因的解释也应该是正确的。

但林先生提出了现在的人们对“蚯蚓走泥纹”有误读的问题,关键在于我们现在认定的“蚯蚓走泥纹”是否就是宋朝时出现在钧窑器上的“蚯蚓走泥纹”,如果这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呢?而且这是很可能的,这是因为:一,“蚯蚓走泥纹”这一词汇在典籍中很难寻觅,直至清末民国才在《匋雅》与《饮流斋说瓷》中总结其特征。这一词汇什么时候出现?是口口相传到清末,还是有实物传世到清末并为著书者作为著书依据?如果是有实物传世那应为国宝,为何各大博物馆都没有馆藏?如果这个词汇是口口相传,经千百年就很难保证现在的认知同宋代的认知完全一样了。尤其是因“蚯蚓走泥纹”的稀有,当“蚯蚓走泥纹”这一词汇经名人传开后,因为古代没有照片和影视资料,绝大多数人见不到蚯蚓走泥纹的真容,很多人在寻觅中就将钧窑器上常能见到的类似蚯蚓的或曲获直的线条就认为是了,并且因长期见不到“蚯蚓走泥纹”的真容,人们就形成共识,以后便是以讹传讹。当然也有少数人根据各自的理解各说各话。二,现在我们认定的“蚯蚓走泥纹”只有蚯蚓之状,却无蚯蚓拱出泥印的形象痕迹。现在人们大脑中的“蚯蚓走泥纹”只是一条曲折蜿蜒甚至还带毛刺的线段,并无蚯蚓走泥留下凹槽的立体形象,这与“蚯蚓走泥纹”这一词汇本意相矛盾,也跟生活常识相矛盾,这就更使人对现在的认知产生怀疑。

林先生文中主要以清末民国的权威陶瓷著作《匋雅》与《饮流斋说瓷》为依据总结了“蚯蚓走泥纹”的三条特征,这三条特征是:第一,是粗纹。第二,形态是屈曲蟠折。第三,类似泪痕。但读从上面两书所引的文字,我觉得理解有误。林先生选用的《饮流斋说瓷》中关键文字是:《饮流斋说瓷》著:“均窑之釉,扪之甚平,而内现粗纹垂垂而直下者谓之泪痕,屈曲蟠折者谓之蚯蚓走泥印。”我认为对这段话不能把“粗纹垂垂而直下者”理解为“蚯蚓走泥纹”的特征,文中明确说“谓之泪痕”,那是“泪痕”纹的特征,这里明显是把“泪痕”纹和“蚯蚓走泥印”区分开的。“屈曲蟠折者谓之蚯蚓走泥印”“屈曲蟠折”才是对“蚯蚓走泥纹”的形象特征的描写。因此“蚯蚓走泥纹”并不是粗纹,说的粗纹是“泪痕”。文中虽未说“蚯蚓走泥印”是细纹,但泪痕纹是粗纹,相比较“蚯蚓走泥印”就应是细纹了。另外,我对“均窑之釉,扪之甚平”这句活有联想,有真正“蚯蚓走泥印”的钧窑器,“蚯蚓走泥印”又是粗纹,应该是“扪之不平”的。我又怀疑书的作者摸的钧窑器上是否有真正的“蚯蚓走泥印”。

林先生引用《匋雅》中对“蚯蚓走泥印”的表述:“垩泽垂垂直下者谓之泪痕,蟠屈麤拙者,曰蚯蚓走泥印,宋窑有之。”(垩泽即釉)也明显是把“泪痕”纹跟“蚯蚓走泥印”分开讲述,说明二者不是一个概念,只是作者可能没见过真“蚯蚓走泥印”,或见过的只是今人认定的“蚯蚓走泥纹”,才把“蚯蚓走泥印”描写为“蟠屈麤拙”(麤即粗),这是很可能的,这正是因为“蚯蚓走泥印”的少见。

下面也是引用《匋雅》的话:“蚯蚓走泥直下者,又谓之泪痕。盖泪痕之润者,亦可称为蚓走泥。若非蚓走泥之干枯者,不得概以泪痕目之也。”这一段话又完全将“泪痕”和“蚯蚓走泥印”混淆了。古人的东西里有很多珍贵的珠玑,但并非没有瑕疵。前后两段话自相矛盾,而且跟《饮流斋说瓷》的话也相矛盾。“泪痕”和“蚯蚓走你印”既是两种纹,形成机理肯定不同,怎能说“蚯蚓走泥直下者,又谓之泪痕”,“盖泪痕之润者,亦可称为蚓走泥”呢?“泪痕”就是“泪痕”,“蚯蚓走泥印”就是“蚯蚓走泥印”,不能说有的“泪痕”也是“蚯蚓走泥印”,有的“蚯蚓走泥印”也是“泪痕”,当然可能是《匋雅》的作者看到的是我们现在无法认知的样品,才做这样的描述。

林先生文中:吴仁敏,辛安潮先生的《中国陶瓷史》有明确的记载:“瓷上所以现泪痕者,盖因涂釉太厚之处,釉药垂流,故烧成后如泪痕。”泪痕是一种垂釉现象,“蚯蚓走泥纹”应当也是。这一描述是对的,但“蚯蚓走泥纹”肯定是另一种不同的垂釉现象。

其实“泪痕”纹并不神秘,我们见到的宋代钧窑器面上,经常有大面积的泼洒淋漓垂垂欲坠的纹样就是泪痕纹,它是在焙烧中釉层熔化下淌形成的,“泪痕”纹在很多明代和元代钧窑器上也经常看到。真正神秘的是“蚯蚓走泥纹”,因为今人包括写此文前的我,对“蚯蚓走泥纹”的真实形象都没搞清楚。

我收藏的一件观音瓶,用显微镜观察釉面的老化状态,有破损的气泡有老化死亡的气泡,也有釉质老化重新结晶形成的大块的白斑,自认为大体可推及宋代。这件观音瓶的釉色呈钧窑的紫红色,底足施酱黄釉,这也符合宋代河南临汝钧窑的特征。只是釉质有些别样,不知是偶然产品,还是什么,但它展现的如蚯蚓走泥的纹样,应该是蚯蚓走泥纹的真容。这瓶高18cm,瓶上的“蚯蚓走泥纹”细细的,肉眼可察,集束密处有1毫米多宽,形态蜿蜒曲折,但总体都是纵的竖直方向,是流釉形成无疑。而且线纹呈金黄色,像缕缕金丝,手摸有明显的划手感,而不是“扪之甚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20 15: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蚯蚓走泥纹
钧瓷始于唐朝,兴盛于宋朝,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世人们常用“神、奇、妙、绝”来形容钧瓷的艺术特征。


其中蚯蚓走泥纹是典型的宋代钧瓷特征。蜿蜒曲折的一条或数条粗线纹路,纹路颜色与质地釉色不同,像蚯蚓在泥地上爬过的痕迹纹路。


蚯蚓走泥纹是怎么形成的呢?

专家们通过对河南省禹县钧台窑出土钧瓷残片上蚯蚓走泥纹的显微结构、元素组成及烧成温度的研究得到形成原因如下:


蚯蚓走泥纹的形成是在釉料干燥阶段或未达到最高烧成温度范围之前的预热阶段。此时,由于釉料中的水分被胎体吸收和不断蒸发,釉料收缩过大而形成一定宽度的初始裂纹,在升温阶段的后期熔融的釉料填充到初始裂纹中。随着烧成温度升高,保温时间加长。“蚯蚓走泥纹”由深变浅,呈现逐渐淡化的趋势甚至消失。


此外,“蚯蚓走泥纹”部位的氧化钙及着色元素三氧化二铁含量均高于周围釉质,从而使 “蚯蚓走泥纹 ”在元素组成和外观上有异于釉面其他区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4-3-29 16:59 , Processed in 0.06070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