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4|回复: 0

按不同器形分别介绍“石家河文化晚期玉器”,种类众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17 14: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家河文化出土玉器众多,大约200余件,小型玉器居多。湖北省出土的4批玉器,属于晚期玉器。石家河文化晚期玉器,玉质经目验大多为青白或青玉,可能是透闪石,侵蚀较严重,光泽和透明度较差,表面多呈白色、乳白色,有些略泛绿色或灰色,个别的为乳黄色。石家河文化晚期玉器出土于湖北省天门、钟祥、江陵等县计有人头像、蝉、龙、凤、虎面、鹿面、鹰、柱形鹰、璧、璜、管、琮、饼形器、锥形器、坠、纺轮、锛、长方形玉片饰等多种器形,今按不同器形分别介绍如下:

  

  亦称獠牙面头像,出土于天门县石河镇肖家屋脊。青玉呈灰绿色,高3.7、上宽3.5、下宽2.5、厚14厘米,宽度近等长,头戴尖角矮冠,梭形眼,眼角上翘,鼻头大而尖,口微张,露四齿,口角上下各出两个大獠牙,耳大上卷勾向内侧,戴耳环,颈粗短,下有圆领。头像正中高凸,两耳稍薄,肯面呈内弧状,光素。上下正中各穿一纵向未贯通孔。这种獠牙面头像出土数例,此件是出土牙面头像中代最早的一件,最晚一件出自沣镐西周墓葬之中觋面像,至少已出土7件,其中正面像6件,侧面像1件。形象逼真,与常人无异。

  

  觋面像,出土于钟祥市六合遗址。玉呈白色,长2.6厘米,面像雕琢于玉管一端,颈以下残,头戴覆钵形帽,大耳,尖颌,梭形限,小鼻头,口小微张,耳戴圆环。另一觋面像由天门市石河镇罗家柏岭遗址出土。面像类似獠牙面像而无獠牙,头戴平顶矮冠,颈有三角形纹,梭形眼,眼角上翘,下颌呈下弧形,宽颈,扁方形座。

  

  镂空面纹,仅此1件,中凸的片状,背面平,高22宽36厘米。其外廓类似獠牙面像,应为未完工的扁平魃头像,姑且命名镂空面纹。下部两侧各锼一类似眼睛的大孔,下端出一平凸形饰。因无细部刻画,不便评述,定名亦难准确。

  

  虎面,玉色白中泛灰,近方形,断面作上凸弧状,虎面隐起,尖耳,宽额,眉以下颇窄,圆眼宽鼻,唇口均省略不琢,两侧边缘与背面有斜穿的小贯通孔。长1.6厘米,另一虎面由天门县石河镇肖家屋脊遗址出土。青白玉,长22、宽3.5厚04厘米,面之细部作隐起处理,眼眶用阳线勾勒。

  

  蝉,动物肖生型玉器中最多的一种,分为扁方、长方两种。扁方形玉蝉:天门县石家河镇罗家桕岭遗址出土。口、眼、腹、翅刻画细致,尾尖上翘

  

  柱形鹰,出于江陵县枣林岗遗址。原名玉鹰笄或笄形器。圆首钩喙,呈柱形身,剑翅,翅上端阳线5道,双足间钻一贯通孔,其下为双层圆锥。石峁遗址出土2件玉柱形鹰,商殷妇好墓出土一件柱形鹰,此被妇好视为宝物,死后殉于墓内团凤此器于天门县石门镇罗家柏岭出土。直径47厘米。冠细长,披于头上,端尖,圆眼,长尖喙,翅短微启,饰三道阳线纹,尾、二翅细长卷至喙前,呈团风。此凤头与孙家岗所出之玉凤头相似,可见两者的承袭关系。妇好墓出土一件立凤,在形制、做工上与此团风类同,疑取自荆蛮玉文化亚板块,是妇好生前的宝物,死后亦殉入棺中。鹿面2件,出于灰坑,系正面隐起像,资料未公开。

  

  总之,良渚文化玉器对石家河文化玉器的影响较山东龙山文化玉器为晚,也不够强烈。如玉琮,虽其形体很小,仅县形状,显然是一种退化型,可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玉器不仅可以看出山东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的影响,还可看到远溯至红山文化玉器的一些迹象,如从兽面环、龙形玦与兽面纹的形状可识别其来自遥远的红山文化玉器的基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4-4-25 23:31 , Processed in 0.04699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