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回复: 1

刘伯温临终前对儿子说:刘家9代后会出一位奇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5 21: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伯温临终前对儿子说:刘家9代后会出一位奇才,百年后预言成真 说起明朝的开国功臣,刘伯温想必是最著名的那一位,他不仅精通天文历法、擅长排兵布阵,而且料事如神。但就是这么一个奇才,因为不愿在官场里钩心斗角,被同僚排挤,被皇帝猜忌,而落得病死家中的下场。而在他临终前,还留下了一个预言,说刘家百年后会崛起一位奇才。很多人都以为他这是安慰儿子,不想他们对生活失去希望,谁也不曾想到这个预言百年后真的应验了。而刘家正是因为出了这位奇才,再次重整了家业,还洗刷了刘伯温百年来的冤屈,这也证明了刘伯温确实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是旷世奇才无疑了。
刘伯温的才智从小就已经显露了出来,他几乎是神童一样的人物,小小年纪就满腹经纶。而且他还有着很远大的理想,想成为一个造福百姓的好官。但是奈何元朝的气数已尽,官场更是腐败不堪,身为小小县令的刘伯温无力挽回大局,清廉正直的他还处处受到上级的打压,无奈之下他只能归隐山林。
刘伯温虽然只是一位县令,但是在任期间的名声非常好,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而朱元璋那时候刚刚自立门户,急需要这么一位有智谋的军师,于是找到了归隐的刘伯温,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这经历几乎跟诸葛亮差不多,也是几次三番登门邀请之后,才将其请出。其实刘伯温当时也是个热血之士,满腔的抱负,要不是时局动荡,他肯定能在官场上闯出一番名堂。当朱元璋找到他的时候,他也是非常心动的,因此稍微摆了下架子就答应了。
在此之后,刘伯温跟随朱元璋东征西战,为他出谋划策,可谓是功劳显赫。在朱元璋称帝之后,刘伯温更是因功封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和荣誉,这对他来说已然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他也十分感恩朱元璋可以选择他,让他成就了自己。但是在进入朝堂之后,刘伯温开始觉得力不从心,虽然已是一位高权重的大官,但是却仍然免不了被攻击。尤其是那些只会说不会做的文臣,空有才智,却都用在了钩心斗角、追逐地位上,实在是令人寒心。而刘伯温虽然足智多谋,却不想将其用在争权夺利上,于是很快就落于下风。
其实朱元璋哪里会不知道这些臣子们的暗中争斗,但是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些都是有智有谋且有势力的人,如果哪一方独大对他来说都是威胁。与其如此,还不如让他们相互制约,这样自己的皇位才能稳固。
但是有争夺的地方就有胜负,而刘伯温不是不想争,是不屑去争,他认为自己的价值不在这里,也不愿意为了利益而耍一些卑鄙的手段。就这样,刘伯温很快就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最终君臣失和,还被构陷了莫须有的罪名,一时之间名望和地位都没了,而他也只能含恨回乡。
归隐后的刘伯温慢慢油尽灯枯,时日无多,于是他招来儿子,交代了自己的后事,更说出了刘家九代后会出一个奇才的预言。但是当时谁也没把这个预言当真,毕竟是百年后的事情,谁也无法辨别真假,这一切的答案只有交给时间来证明。而刘家在这百年间早已落魄,甚至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但是没想到,在刘家九代的子孙里面,居然真的出现了一位足以改变刘家命运的人,他就是刘瑜。
刘瑜生来就天资聪慧,文武双全,其才智相比较于刘伯温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这样的人才自然受人瞩目,很快就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于是慢慢地被加官进爵,成为了位高权重的人。除此之外,他还重新审理了刘伯温的冤案,经过种种查验,最终让先人沉冤得雪,恢复了名誉。而刘家在他的振兴之下,又再次恢复了兴旺繁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8 21: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元璋之所以能开创大明的江山,离不开身边的能臣辅佐,毕竟他以前只是个乞丐,即使再有天赋,还是得靠其他人的帮助,而刘伯温便是其中最重要的谋臣之一。后人还将刘伯温与诸葛亮来比较,认为两人不相上下,甚至刘伯温可能还技高一筹,毕竟他帮助朱元璋完成了统一大业。所以朱元璋十分听刘伯温的话,当初他曾想灭掉日本却遭到了刘伯温的反对,于是果断放弃了这个想法。那为什么刘伯温不想让朱元璋灭掉日本呢?他当时说的话直到现在,都值得我们深思。


明朝建立之初,可谓是轰轰烈烈,不仅统一了中原,还让其他的周边小国都俯首称臣。但唯有日本,一直不肯臣服,为此朱元璋派遣了好几个使臣去劝降,但没想到都被日本杀了,这让朱元璋极为恼火,一气之下就想要派人去灭了日本。当时的日本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岛国,虽然态度蛮横,但并没有抵抗大明的实力,想要灭掉它并不难。但刘伯温却阻止了朱元璋的这一想法,而这并不是因为刘伯温懦弱,而是出于更长远的考虑。

明朝之前的元朝,其实是个实力强大的朝代,有蒙古骑兵组建的部队战无不胜,几乎横扫了整个欧亚大陆。而由于元朝频繁地更换皇帝,再加上民族之间的矛盾,导致政权不稳,很快就被起义军打败,这才有了明朝。随着明朝的国力越来越强大,周边的小国都开始臣服,朝鲜、琉球、爪哇等国都开始向明朝表达衷心。


但是日本却特立独行,认为自己跟中原隔着一个大海便狂妄自大起来,还时常骚扰中原的海域。为此明朝派去使臣,一方面是训斥他们的海盗行为,另一方面是劝降,没想到的是日本公然挑衅,不仅杀了使臣还拒不臣服。朱元璋知道之后勃然大怒,直接说要带兵去消灭这个岛国,而刘伯温却劝其三思,认为此时并不适合开战,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刘伯温并非害怕明朝不敌日本,而是根据目前的形式分析认为此时不宜开战。因为明朝建国不久,长期处于战争之中,好不容易停止了干戈,急需休养生息。如果出征日本必定会劳民伤财,不仅百姓受苦,国库也会因此空虚,这样一来国力也会受到影响,国家的稳定也无法得以保证。万一那个时候北方的元朝余孽想要卷土重来,让明朝腹背受敌,那结局不堪设想。况且即使明朝打败了日本,可是两地相隔一个大海,距离十分遥远,根本无法及时管理,所以这场仗暂时不能打。等到以后明朝的局势稳定了,北方的祸患解除了,再去跟日本算账也不迟。


朱元璋听完刘伯温的分析之后,也认为自己确实冲动了,打仗可不是儿戏,不能说打就打,不仅要师出有名,还要有足够的国力去支持战争所需。而根据明朝此时的国情,打仗这件事情能不打就不打,草率行事很可能会为自己召来祸端,让明朝的基业毁于一旦。朱元璋也不是听不进劝诫的人,等刘伯温分析完之后,就打消了攻打日本的想法,毕竟是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的王朝,每一个决定都将影响国运,千万不能马虎。


朱元璋虽然放弃了进攻日本的想法,但是面对日本的多次挑衅,他也没有手软。此后每当日本在中原海域为非作歹的时候,明朝军队总是会大力出击,让他们得到教训,这也让日本确实不敢造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敢进犯。可见国家的策略还是得有长远的考量,就算是到了现代也是如此,国家的发展靠得不是打仗谁厉害,而是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综合分析局势,这样才能实现长治久安、国祚绵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4-5-9 12:02 , Processed in 0.06720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