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3|回复: 3

湖北近年多处考古成果暗合“禹伐三苗”传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5 05: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北近年多处考古成果暗合“禹伐三苗”传说
  来源:长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万建辉)古史传说中的“禹伐三苗”是影响中华文明进程的大事件,考古专家昨日表示,我省近年多处考古新成果与“禹伐三苗”事件暗合,反映出当时长江地区文化与商周中原文化的冲突和交融。
龙山出土的石家河文化玉器
    昨日,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在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讲座,题为“三苗与南土——湖北重要考古新发现解读”。他说,“三苗”是中国上古传说中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古族名,又称“苗民”、“有苗”,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以南一带。商周时期,长江中游的南方,在甲骨文、铭文和史籍中常被称为“南土”,这一称谓,暗含着中原文化审视南方的视角。
   
石峁出土的石家河文化玉鹰
    他指出,长江中游的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属于同一谱系,目前已经得到考古学界的证实。“而进入后石家河时期,文化面貌为之一变:大量精美玉器出现,瓮棺葬流行,大量出现中原龙山文化因素。可以说,后石家河文化与石家河文化之间,不是谱系的延续,而是谱系的巨变,意味着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和文化转型。”
    方勤通过PPT展示了虎形玉冠饰、玉虎、玉鹰、双人连体头像玉玦、虎座双鹰玉饰、玉牌饰、玉钺等玉器图片,还有凤、虎和神秘人像玉器等,均为近年天门谭家岭遗址出土,属于后石家河玉器文化的一部分。
    考古表明,石家河文化玉器有向中原、向北方传播的迹象,南北文化认同在那时初步形成。距今4300年至4000年前后,中华文明进入激荡期,也是国家文明形成的关键期,良渚文明衰落,以石卯城址、陶寺城址、石家河城址为代表的大型中心聚落和城址出现,文明达到新的高度。
    方勤认为,石家河文化的玉器交流至陶寺、石卯甚至龙山文化的西朱封遗址,成人瓮棺的埋葬方式在中原龙山文化亦常有出现,这些都表明在古史传说的尧、舜、禹时期,特别是禹时期,已经进入国家文明的前夜。
    禹伐三苗,是指代表中原文化的“禹”,对代表长江文明的“三苗”进行讨伐,“三苗”亦即南方地区,更准确地说,也就是长江中游地区以石家河为中心的聚落。而石家河文化面貌突变,大量出现龙山文化因素,专家认为当是与“禹伐三苗”有关。
http://news.cnhubei.com/xw/wh/201610/t3716024.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5 05: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尧舜禹讨伐三苗
关于三苗
三苗生活在江汉平原。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被看成是古史传说时代的三苗文化。
在石家河文化出现之前,江汉地区曾经出现过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
以重庆巫山大溪遗址命名的大溪文化出现于距今6400年前,消失于距今5300年前。大溪文化晚期出现了黑陶,这与良渚文化北上在时间上相吻合。大溪文化晚期黑陶的出现,是良渚平民向大溪文化区域渗透的结果。正是这些良渚平民,最终完成了大溪文化向屈家岭文化的过渡。
屈家岭文化因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而得名,分布范围西至宜昌,北达南阳盆地,东到大别山,南抵洞庭湖一带。屈家岭文化以黑陶为特色,三足器较多,陶鼎为主要器具。
距今4600年前,屈家岭文化被石家河文化取代。
早期石家河文化出土的红陶缸上有类似于文字的刻划符号,其中“牛角杯形”刻画陶符和描绘“稻草人形”的陶符,表明石家河人盛行“灌褅”崇祀“帝”礼。而“帝”是人祖至上神。这种祖先崇拜与双墩文化祖先崇拜极为相似。石家河古城内邓家湾社祀中心还出土了陶祖,说明石家河人有生殖崇拜现象。在史前文化中,淮河中游安徽蚌埠双墩遗址曾发掘出土了作为鼎足的陶祖,也是典型的生殖崇拜的表现。所以,早期石家河文化与双墩文化之间不仅存在着文化的交流,而且还伴随着人群的迁徙。换言之,早期石家河文化的主导人群是从淮河中游迁徙而来的双墩人。
晚期石家河文化出现了瓮棺葬成为唯一的墓葬形式,同时存在着玉敛葬现象。石家河文化瓮棺葬特别是底端穿孔是半坡文化姜寨人的一种习俗,瓮棺葬成为唯一的葬式意味着姜寨人曾经主导了晚期石家河文化。石家河玉器深受良渚玉文化的影响,玉敛葬是良渚文化贵族大墓的普遍现象,特别是石钺的出现,具有明确的太湖地区钺文化印记。这又昭示,良渚贵族后来取得了石家河文化的主导权。所有这些现象显示,晚期石家河文化出现过两个主导人群,即北方的姜寨人和南方的良渚贵族,而且是从姜寨人过渡到良渚贵族。
由此可知,三苗人群主要由本地土著、从淮河中游迁徙而来的双墩人、从渭河流域迁徙而来的姜寨人和北上的太湖地区良渚贵族组成。由于来源不同,三苗内部人群之间文化视野差异较大。但是,他们在文化传统上如祖先崇拜等方面有诸多的共同之处。
石家河文化早晚两期主导人群的渊源不同,从而导致石家河文化早晚两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换言之,生活在江汉地区的三苗集团内部曾经发生过权力更替,集团权力从双墩人转移到姜寨人最后转移到良渚贵族手里。
禹伐三苗之战
      禹继位后,三苗仍为心腹之患,禹对三苗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征讨,这是双方战争的第三阶段。禹征讨的主要理由是:
  《竹书纪年》:“有苗负固不服。”《尚书·益稷》:“苗顽弗即工。”按:工与贡古通,即三苗之民反抗剥削,不给舜禹进贡。
  禹在誓师动员时说:“三苗不敬鬼神,滥用刑罚,违背天意作乱,上天现在号令我们要对它进行讨伐。”《墨子·兼爱篇》载有禹出师伐三苗的誓言,其词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贡,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这里列举了三苗的“罪状”,作为对其征伐的理由。这些罪状内容空洞,不过是借口而已。
  概括起来大约是不恭(不尊王),不贡(不进贡),败德(不用君子用小人)。
  禹同三苗的战争进行得相当激烈残酷,是消灭种族的战争,其结果是三苗国被灭,社会生产力遭到重大摧残。
  当时,三苗地区发生大地震,禹乘机发动大规模进攻。交战开始,战斗十分激烈,互有胜负。突然,战场雷电交加,三苗领袖不幸被箭射中,苗师大乱,溃不成军。《墨子·非攻下》云:“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于市,夏有冰,地圻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电诱祗。有神人面鸟身,若瑾以待,镱矢有苗之祥,苗师大乱,后乃遂几。”这段话前面说的是天变(天崩地坼的大地震),后面是说射中了苗师首领,苗师大败,从此三苗一蹶不振。
  《古本竹书纪年》云:“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圻及泉,青龙生于庙,日夜出,昼日不出。” 《随巢子》云:“昔三苗之乱,龙生于庙,犬哭于市。” 《论衡》云:“三苗之亡,五谷变种,鬼哭于郊。” 西汉竹简<<六韬>>:"有苗日蚀月断,三日不解","有苗三日不见日".三苗大乱,天灾降临.战前已充满了可怖的气氛,自然怪异,灾变频繁,百姓惊恐。这种灾害很可能是真的发生了.夜里出太阳,当然不会是太阳,而是发生了外来天体撞击地球的大爆炸.爆炸之时,亮光照如白昼.而后灰尘遮天蔽日,三天不见日是可能发生的.
  以上都是形容三苗地区的天灾人祸以及战事的残酷,杀戮惨极,血流满地,几无人烟,故龙(蛇)出于旷野,犬哭于市郊。(参见侯哲安:《三苗考》,载《贵州民族研究》1979年第1期。)

      战争结束以后,三苗作为国家的刍型已不复存在了,但作为民族的刍型则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今本竹书纪年》云:“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有苗氏来朝。”《墨子·非攻下》云:“后乃遂几。”几是衰亡的意思。由此可见江汉地区的三苗被禹打败以后,只有一部分留在江汉地区,逐渐融化在后来的蛮人之内。而大部分向西南逃避的,仍保持“三苗”作为民族刍型的一些特征,发展成为后来的苗、瑶、畲等民族。还有一部分变为奴隶,这部分后来则发生异化,逐渐融合于华夏族,成为汉族来源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地图》上,朝着南方迁徙的有苗氏出现在公元前11-前8世纪的西周王国的地图上,以“矛”的部落形式被标定在岷江及嘉陵江之间的长江以南广大区域,即今川南、黔北一带,已有两千八百年的历史。
  留居在河南济源的一支苗人,建立苗国,即《左传》襄公26年的苗(河南黄河以北,济源以西,后来成为春秋晋国芈姓苗贲皇的采邑)。后裔有以族为氏的,遂为三苗氏,《路史》中三苗作三鱙(miá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5 05: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夏人南征三苗,苗人远祖在南阳盆地的苦难历史
古苗人的文化依次发展成为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分别对应仰韶文化的前期与后期。到4800多年前,比庙底沟二期文化稍晚,比龙山文化稍早,江汉地区的古苗人进入到石家河文化时代。
这5000多年下来,两湖古苗人的文化范围,不断的扩张,他们从最初的三峡到洞庭湖沿江一带,持续往北扩展,逐渐填充整个江汉平原。到了4700多年前,东羌入侵中原苗羌族群的时代,石家河文化还逐渐扩散到南阳盆地,传说中的蚩尤、共工氏的下王岗文化也被石家河文化同化。
而到了4100年前~4000年前之间,石家河文化逐渐衰落,龙山文化尤其是王湾类型龙山文化的因素,在南阳盆地、江汉平原普遍出现。这一现象与传说记载中的禹征三苗恰好吻合。
而一大部分古苗人迁离南阳盆地,在后世也有迹可寻。这些古苗人从南阳盆地往南方迁徙,他们主要的迁徙方向是鄂西、湘西的山区,在那里,他们开辟山间的峡谷平原,将农业带到山区,淹没山区原先人口稀少的渔猎部落,形成群蛮。
在上古,苗、蛮是同一个词,发音也几乎一样,都接近于孟。蛮在后世还将不断被平原上的中原人同化,最终到宋明时期,剩余的蛮人形成了苗瑶族群,遍布鄂西、湘西、贵州、广西等地。
在今天的苗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些史诗歌曲,比如,“夏人驱赶我们上高岭,没有田地我们自己砍,没有田地我们自己挖”。再比如《流离迁徙芦笙》中唱到,“我们苗家的天完了,我们不愿意给夏人当奴隶,那些夏鬼,抢光了我们苗家的财物,烧光了我们苗家的房屋,血跟沟流,血跟路流,我们苗家没有住处,我们苗家没有立足之地”,“别人有家,我们苗氏没有家,我们像铁鹞子和燕子去去游荡天涯”。
“各个村寨扭成一路,大家朝着一个方向去”,“手拉着手我们去渡河,手拉着手我们翻山越岭”。
还有一部分古苗人曾经臣服过古崇国,接受崇族人的殖民统治,但是最终无法忍受崇人,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语言、服装等生活习惯和礼仪,选择了迁离故土,进入山区。这一部分氏族部落,将他们的这段记忆编成史诗歌曲流传下来。
“我们讲苗话,夏人要咒,我们吹芦笙,夏人要骂,我们穿麻布衣服,夏人也要乱叨,苗家穿裙子,夏人也要乱造,我们苗家伸不起腰,我们苗家抬不起头啊!”
与之相对应的,是龙山文化王湾类型,也就是古崇国人的文化渗透到了南阳盆地的中北部,在淅川、南阳一带留下了几个村社遗址,而且不久后就随着中原的王湾文化演变为二里头文化。这也就意味着,古崇国人的一些氏族定居到了南阳盆地,建立了殖民据点。而这一部分崇国人,试图强迫古苗人改变他们的文化,但终于又引起了古苗人又一轮移民潮。
......
显然,现在的苗族就是当时的三苗,要不他们不会这么记仇,到现在还在把骂夏人当歌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5 05: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苗的凤凰图腾却被南下的楚人继承了,当然还含有巴文化,暗示了民族融合的过程。

““凤之象也,鸿前麐後,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於东方君子之国,”《说文解字.【卷四】【鸟部】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4-3-29 03:33 , Processed in 0.05616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