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0|回复: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徐本一赠送王石书法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14 13: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望岳赏析
  这首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仙字精神。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王石:往日一切都是过眼烟云 痛苦的经历都是财富
他曾经说自己是个“青涩的苹果”,很不成熟,对很多事情认识还很幼稚,现在他觉得自己成熟了。



6月初,仲夏来了。王石带着一众企业家聚在北京谈环保,对他来说这是目前重要的安排之一,另一个是公益。

他是多个公益机构的创办人以及捐赠者。拉萨盲童学校的孩子把他从上到下摸一遍说,“叔叔,你是一个好人”,这个细节在他脑子里待了好多年。

在无锡梅园,荣氏家族的故事给他带来撼动,他觉得那才是无功利心的捐赠与公益。他承认他现在做环保和公益处于有功利心的阶段,但他并不认为处于这个层次有多么不好。

2018年1月23日,王石在北京水立方举办“回归未来”演讲。他谈人生、谈困难、谈亲情。人们认为对他打击最严重的是2016年时的“万宝之争”,而他则说,2008年就汶川地震的发言搅动的舆论地震才是他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当时有人给他建议:离开万科,离开中国。他没有听,他说自己从中也看到了积极的一面,那就是他意识到他的个人影响力比想象中的要大。

“人生应该怎样去面对艰难时刻?”他经常自问。后来归结于,是他的勇敢和愿意探索的精神让他走了过来。勇敢、愿意冒险,这一点他确信无疑,从他1983年走进深圳开始。

走出来的他还时常会想起身处“至暗时刻”时的感觉:孤单、无援、软弱。那些事情也让他时刻反思自己:我吝啬吗?我高尚吗?我是否可以更高尚一些?

许巍的《蓝莲花》里有句歌词他很喜欢,经常不自觉地哼唱,也会在公共场合率众唱出来:“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他说,里面说的是“自由”。

他曾经说自己是个“青涩的苹果”,很不成熟,对很多事情认识还很幼稚,现在他觉得自己成熟了。


从王石1983年走进深圳开始,似乎意味着他愿意用行动直面自己内心深处的勇敢。有人因此说他感性,熟悉他的黄怒波说他其实是一个诗人,也有人说他的底色是“科学的理性”。

读书时,王石的数学、物理成绩一直很好;青年时曾是无线电发烧友,喜欢动手装半导体收音机;创业之初原打算进入电子行业,希望创立一家类似索尼的公司,追求对社会进程产生正面影响。

只不过,爱好“科学”的王石,人生却屡屡“错位”——“现实生活中我一直被选择”。纵观王石的成长经历,17岁希望当个无线兵,却做了5年驾驶兵;大学时不喜欢所学的排水专业,课余自学政治经济学;即使后来创立商业帝国,却感叹自己不喜欢做商人,也不喜欢做房地产,因为后者“太粗放”,没有技术含量。2000年之后,他开始在推动行业技术上的突破,比如探索住宅产业化、绿色三星标准等。

联合国环境署首席科学家刘健2009时认识王石,他说他记得当时王总说过一句话,“我们企业家改革开放前30年学的是怎么挣钱,后30年我们学会怎么花钱”,刘健说,这句话变成了环境署的名言。

2009年,王石第一次到哥本哈根参加会议,在那里,谁也不知道中国企业家要在大会上发表什么样的观点,王石带过去的叫“北京宣言”。他不知道到哪去公布这个宣言,就在联合国气候大会的走廊里找了几个志愿者来宣布,给他印象很深的是他见到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解振华问他,“为什么我们中国代表团谈判这么艰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担心我们答应的条件给你们企业压力太大了,你们能不能兑现?”

王石说,“我们来参加这个会就是一个姿态,对中国政府的这样的承诺,我举双手赞成”。王石记得解振华说,“你们企业家是这个态度,那真是太好了”。王石始终认为企业家应该和科学家多接触,这样可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尤其是在环保的问题上。

王石喜欢褚时健,褚时健73岁创业,现在90岁,还在研究家族事业如何走,这是他希望自己能拥有的第三个人生阶段。他说,“人步入老年,应该积极起来,既要健康长寿地活着,不要成为孩子负担,还要活得有意义。不做贡献,不创造价值,没有意义。”王石曾在演讲里描述过他的第三阶段:“原来没有准备66岁从万科辞职,比我计划的早了4年,现在还在适应。第三阶段要有愿景、要对社会有贡献、要善待自己的身体。”
褚时健

上世纪50年代出生、80年代从无序到有序走过来的企业家有泛政治化的倾向,有实业强国的情怀。所以他会继续选择去游学。去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成为学子中鲜见的中国企业家,带去中国企业家的声音。“对于外国,我们这一代人,很多都是从书本上知道的。我们都要补上这一课。”

曾有很多人问他登山不怕死吗?他调侃式地问,不登山就不死了吗?登山是一个直面死亡的过程,你没有办法回避,必须面对它,能直面当然就会比较坦然。平时生活中会更加珍惜生命,更多想到身后事。

王石说他登上高海拔濒临死亡的感觉是后来才意识到的。当时只觉得两个耳朵很暖和,感觉太阳温暖地照耀着他,但是他看了一眼,没有太阳。他又特别想坐下来,觉得如果能坐下来,就太美妙了,如果再能闭上眼睛就太好了,但是有另外一个声音提醒他,绝对不能坐下来,如果你坐下来,就会死。

他撑着这股劲下了山,跟医生交换意见时,医生告诉他说,他那种状态就是濒死状态。所以,在海拔8千米的地方遇难的人没有面目狰狞的,“因为很美好,像另外一个天堂的感觉。”想到那些遇难的人,他觉得可能有的不是走不出来,“可能就是觉得很美好。想停下来。”

濒死的经历告诉他,要冒险,也要经得起诱惑,飘飘然好像真的要进入天堂的诱惑真的很大,痛苦到极点就是一种美好。

有着一众企业家关系的刘东华说,“我们每个人可以选择做英雄,你认为什么是对的,生活中什么是美好,你就坚定不移面对它,追求它。如果有挑战,你愿不愿意让你的灵魂死亡是每个人的选择。很多人如果自己脆弱,不愿意做英雄,就会选择嘲笑英雄,不敢直面自己的放弃,也不愿意承认那些真正成为英雄的人。我们都要选择做英雄,如果你觉得太难,太险,我们适可而止,但是我们一定要发自内心地对人类的英雄,对我们身边的英雄表示深深的敬意。”

1984年万科成立,1998年万科成为中国上市公司中最大的房地产公司,2017年6月,王石正式谢幕。他记得宣布决定的那天,一切都非常平静。后来感觉不一样了,有点虎落平川。他遇到了一个终极问题:对许多企业家来说,不是企业离不开你,而是你离不开企业。

他意识到,想放下不行,克服不了权力欲也不行,一定要给自己再开辟一个新天地,到社会上开辟一个你可以发挥作用的场所。这就是为什么万科上市以后他更多开始到社会上做公益、做慈善的原因,“到户外去实现个人儿时实现不了的梦想,去登山,去飞伞,去帆船,去赛艇。”

6月5日,王石接受了《南风窗》的专访。


南风窗:在《朗读者》中,你是怎么想到读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塞涅卡的名篇《论幸福生活》里那些文字的?你说致敬2002年北大山鹰社的那五个青年学子,你们之间有交集吗?

王石:我本人特别喜欢古罗马史。古罗马的一些文献人物、历史学家、哲学家,都在我的涉猎范围内。甚至觉得很多古罗马历史发展当中的人物、事件,对现在来说还有非常值得借鉴的意义。当然我也喜欢他们的很多诗文,比较符合我的口味。选择古罗马塞涅卡的《论幸福生活》也是符合我的性格,所以就把几段不同地方的文字重新编到了一起。

我和那几个学子间没有交集,但是和山鹰社是比较熟的。

我1997年开始决定登雪山,1997年下半年和1998年全年就进行登山方面的训练,一直到了1999年开始登第一座雪山。2000年登珠峰北峰章子峰,7500米,登顶以后发现玉珠峰发生了山难,我们队撤下来后直奔青海搜救。当时北大山鹰社的社长曹峻,和另外一个非常喜欢登山的山友也赶到了玉珠峰,也一块参加营救。这样间接地和北大山鹰社建立了联系。

北大学子出事时,我在德国很悲伤,但并没感到很特别,登山嘛,都要冒生命危险的。但是网上的反应99%是负面的,就认为他们不应该去登,他们这样对不起自己,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学校,对不起国家等等。


那晚我就夜不能寐,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文章里主要说山鹰精神永存。登山就要是冒险的,虽然他们遇难了,但这种对未知的好奇,敢于冒风险去探索的精神,我认为应该认同。北京大学讲的是科学、民主,探险精神方面还缺乏一些,但是北大山鹰社的登山赋予了北大新的精神。这是我们民族欠缺的,是中国改革开放欠缺的。虽然作为个体是悲剧,但是他们这样集体遇难,引起社会震动,反思,这种精神更值得肯定。

后来校方给了学生很大压力,基本禁止他们再登比较高的山。我跟他们接触比较多,还到学校和他们沟通,希望他们从阴影中走出来,继续在高山探索。

曹峻后来也到万科工作,再之后他辞职,专门从事户外探险工作。

2008年,我登希夏邦马峰。那个地方比较偏,而且也不是很有名的一座山峰,8000米。那年的希夏邦马峰,就两个队,一个中国队,一个西班牙队。我到了大本营一个礼拜,有一天队长站在门口说,有客人来访问你。我吓一跳,这荒郊野岭的一共就两个队,有客人来访问我?我一看是刘炎林,他是当年北大山鹰社的社长,山鹰学子遇难那年,他没在突击队,就幸免于难。他说准备给当年遇难的学子们建一个纪念碑。我们就一起选了一个地方,把石头搬到那儿,建了一个墓碑。

很多时候吧,我就觉得与登山的缘分,冥冥之中是一种命中注定。


个人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

南风窗:之前一直比较关注登山,现在关于运动,你的一个关键词是赛艇,这两项运动对个人来讲有什么不同的体验?

王石:这是两种不同的感受。登山是非常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潜台词就是我能你不能,我不但企业做得很好,还能登珠峰。你说登珠峰不得了吧,我还可以登第二次,还可以登第三次,它更多的表现是与众不同。当然,这个时代也很需要英雄主义。

我是2001年开始划赛艇的,因为登上了珠峰大家都关注珠峰。但真正把经济和公益结合起来是2012年之后,也就是2013年。赛艇对抗赛在牛津剑桥这两个名校有一百多年历史了,他们把现代运动也推广了起来。

从客观上来讲,因为到哈佛之后没有时间再去登山,你只能在校园里,但是你又喜欢运动,健身房又满足不了你的需求,所以我在哈佛做了两年的个人帆船。到了剑桥之后主要就是赛艇,校方知道我喜欢划赛艇,就把我安排到校队一起集体训练。剑桥是什么情况?33个学院,一个学院一个赛艇俱乐部,给我安排的是校队轻量级的。所谓轻量级就是有重量限制,没有重量限制我没法和他们一块训练,那都是一米九以上的个儿,体重都是90公斤以上,像我这样的70公斤不到。

这个训练非常系统,我突然发现,赛艇是非常平等的一项运动,如果你追求特别,就没法划了,效果也不好。我以前一直在划,但是都是我到哪儿教练陪着我划,我参加比赛时,都是和万科队一起,一般都给我留好一个位置,顶多比赛之前会练一练。

刚开始我有点担心,我是业余的,年纪又比他们大得多,担心体力跟不上影响他们的成绩。后来才发现一切都很顺。为什么呢?他在迁就你,因为是一个团队,你跟我一块划我就要迁就你,要不就不一块划。


我慢慢体会到划赛艇运动,是个集体主义运动,不是平均主义,是弱的要往上赶,一定要赶,才不影响大家。强的就来迁就你,我让你一些。

刚开始的时候,我是配角,所谓配角就是你体力不够,不能当动力手,能力经验不足,不能当领浆手。我现在是领浆手,因为别人的迁就,我提高了。领浆,很明显感觉又不一样,我根据他们的情况该慢就慢,该快就快,更多是照顾别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个速度,大家力量往一块去使。

实际上这个社会何况不是如此呢?一个团队,一个公司,有能干有不能干的。以前,我就重视能干的,不能干的我根本不在乎他,现在就不是了,因为这是个团队。能干的不要太快,不能干的,人家都在兼顾你,你再多努点力。你会发现这个道理用在企业管理上是一样的。

那就有发现了。比如说我过去来开会,基本上很多时候都是一言堂,但现在不是了。现在每个人要不不参加会议,参加会议就一定要发言,发言无非就是左、中、右。有非常极端的,那就往回拉一拉,保守的,再推一推。为什么呢?文化是大家形成的,按照这个去做,工作效率就特别高。

这个就是登山和划赛艇这两项运动带给我的最大收益,所以我觉得这项运动非常有意义,值得推广。对于像我这样的人,体会就更深了。我之前是个人英雄主义,是不动声色的英雄主义。我说我登上了珠峰,你说不得了你登上珠峰,那我就去两次,一次北坡,一次南坡,显得好像很无所谓,实际上是在显摆自己,这是不动声色地显摆自己。


爱上划艇不等于否定登珠峰,它仍然是很有意义的。


从功利心到不再计较

南风窗:4月份你宣布担任远大科技联席董事长,媒体称之为“复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决定?

王石:我和张跃(远大科技创始人)基本上算是同一代企业家吧,他创业于1988年,比我晚了5、6年。我们之间是惺惺相惜的。比如说我是属于对户外探险运动很疯狂的,张跃呢,买了国内第一架商务飞机,而且马上就开,你去哪儿他就做驾驶带着你去哪儿,吓死你。人的冒险精神体现的风格不一样的,他是另外一种冒险。

他身上有一种钻研创新精神,他做的产品一直在创新,不跟随不模仿,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对自然、环保,对地球有一种天然的责任感。

我在环保上很活跃,其实我是有功利心的。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讲,我做环保是一种比,比赚钱是一种比,企业家做公益做环保也是一种比。比如说比尔·盖茨基金,他是首富,他又是最大的慈善基金。巴菲特呢,他说自己做我不如你比尔·盖茨,干脆我把钱捐给你,这是比什么呢?比做公益,做公益更是一种能力的表示。不但要比谁更能挣钱,还要比谁对社会贡献大。应该说我是停留在这个层次上,但是我不觉得这个层次不好。

张跃非常纯粹,他做了很多让你感动的事情。比如,他喜欢玩机械,所以才买了商务机,但他意识到跟环保冲突时,他就停了。当他意识到食品不安全时,就建了1300亩的农场,种粮食、种蔬菜、养鸡养猪养牛,供食堂用,不是商品化,这样比直接采购至少要贵30%。他做的产品,都和环保有关系。他的方向非常清晰,就是生态环保。

现在万科也在借鉴张跃,我觉得我很活跃了,他是另一种活跃。

他不太在乎别人怎么看他,更不在乎他在环保方面的地位怎么样,他不看重这些。

隔行如隔山,我们在一块会吵架,为什么呢?我是从市场角度,从可行性上,再从品牌的风险角度来看的,所以他觉得很好的东西,我不一定敢用。但是他很执着,不妥协,我们在一块吵架,吵了20年,现在依然是合作。
王石和张跃

南风窗:其实无论是金钱还是价值观,你的输出总有自己的姿态,但是社会给你带来的反馈可能未必很正面,当你认为在做一个正面输出,收获的是负面反馈时,你怎么想?

王石:我是有功利心的,所以,我很在乎别人对我的评价。一直对你评价非常好,突然跌落低谷时,那种感觉是非常不好的。其实也会想到,你的事业,你的家庭,你的各方面,总是免不了有欢乐,也有悲伤,有被人家好评的时候,也有被人家误解的时候。

从人生的方面,很多年后你再回过头来看,你可能会感到庆幸曾经遇到了这些,如果不遇到这些,生活是不是平淡了点呢?正因为遇到了这些,你才能重新反思,重新认识,尤其已经到了我这个年纪。这时候,你可能才意识到你对这个时代所做的事情以及这个社会对你的认可,你是想象不到的,也有意外和惊喜。

我现在对过去的感觉就是一切都是过眼烟云,我不再计较了,给我更多的是鼓励或者鞭策。对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来说,痛苦经历都是财富。

南风窗:你曾经说你的时间分配是3331,比如说远大30%,华大30%,30%的公益,还有10%自己个人的时间,现在安排是否有些变化?

王石:有企业发展得好,如果我也能贡献一些力量的话,我就尽量去做,从这个意义来讲,应该说我90%的时间用于公益,10%是自己的时间。我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所以应该把公益从90%调整到80%或者70%,这样,我的个人时间就能保持在20%~30%。比如说我希望尽快恢复我的访学计划,因为万科过去几年遇到的情况,我访学停止了一段,还要尽快地把它恢复,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9 23: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作品一夜大涨

  此次参展的武汉艺术家中,徐本一的书法作品格外受到关注。“在武汉当地的景区,徐本一先生的书法与楹联上的诗句相得益彰,雅俗共赏。把书法艺术提升为武汉的城市记忆,堪称一绝。”《楚天都市报》负责本次九城联展的策展人员说。

  记者了解到,作为湖北省书法界的一面旗帜,徐本一的书法作品在市场上广受欢迎。近年来,其作品从2008年的5000元每平方尺,逐渐涨到了如今的18000元每平方尺。值得称道的是,就在九城联展期间,徐本一先生被选举为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而在这前一天刚刚卖出的精品,转瞬间实现增值,令不少犹豫而与机会擦肩而过的藏家大感后悔。此外,徐本一的作品仍然具有相当的上升空间。

  “跨越明清,取舍唐宋”

  此次代表武汉参加九城联展的艺术家邱汉桥,在书画界已颇有人气。他的部分新作,以每平方尺30多万元的价格被一批收藏机构和人士收藏,有人称其为“中国十大最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家”,被誉为“中国山水画的又一座高峰”。

  邱汉桥的画与别的画家有很大的不同。邱汉桥的山水气势磅礴,大气高深。“锤头皴”是邱汉桥所绘大山上展现的独特肌理,凸凹相连,犹如锤头在画面上开凿而出。这样一来,画作便呈现出立体感,凸显出山水气韵。

  在师法古人方面,邱汉桥认为,唐宋时期改革开放、中西融通,许多画作气势恢宏,震撼力强,把人带入一种高远、大气的意境之中。所以邱汉桥梦想他的画作能够跨越明清,取舍唐宋,绘制出当代国人的一种强国梦、一种豪迈感、一种引领世界潮流的民族追求。

  九城名家

  徐本一:经典练到位才能有突破

  徐本一洒脱,可以从一个小事例看出来。画家周韶华在武汉办一次展览,徐本一在受邀名单之列。当天,写得逸兴神飞之际,徐本一才猛然想起,还有周老这一场开幕式要赶!拍拍脑门,将欲动身,踌躇一会又走回桌前,“那边反正已赶不上了,而现在正写得酣畅的时候,索性把手头的字写完吧!”徐本一笑道。

  徐本一犹爱苏轼。在他题写的楹联中,苏东坡的句子最多。铁板铜琶,大江东去,徐本一的静气之中贲张几分豪迈。徐本一习书,会在不同时间段,在不同形式间切换。他说,一种形式,写到第二三天时,就有新的感悟。所以持续下来,化入境界,便有新得,“最大的一幅字,一丈二的纸上只有两个字,写得很自在。”徐本一说。他看古人书法,看的不只是那一笔一画中间的走势、细部,而是古人通过笔法在书法中透露的那份风骨和胸怀。2003年,徐本一在黄州临苏轼的《寒食帖》,写着写着他忽然心有触动,竟然默默流下泪来。“这种情况其实也不算少见,写得投入,就觉得与古人有了呼应,可以理解他当时的心绪,还有内心的情感。好的东西总是能触动人。”徐本一笑道,“如果时光回到一千年前,苏东坡如果能知道,在千年之后,有这么一个人,在临他的诗歌时能流下泪来,他应该也会感到欣慰吧?”

  齐鲁雅士

  郭英培:画家要把内心洗得透亮

  中秋之前,郭英培先生没有选择和家人一起,而是独自在画室里创作。对于即将开幕的第三届九城联展,郭英培很期待,他认为,把全国各地的高水平艺术家作品齐聚在一起交流展示,本身就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参军结识省城大家

  说起与书画结缘,57岁的郭英培笑着告诉记者,多亏家里有些文化积淀,可能是因为这才会让他对书画产生了天生的兴趣。“我们家里老几辈都是文化人,教书先生,后来因为灾荒、战乱,破落下来,连学都上不起。但文化这种东西不会像金钱一样被掠夺,总会在后辈子孙身上沉积下来。”郭英培说。

  参军当兵后,郭英培来到了省城济南。闲暇之余,他不是打牌喝酒,而是喜欢到书店找书画方面的书籍。一有机会,他还试着临摹几笔,这让他对书画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再后来,当部队组织省城的书画名家搞笔会时,郭英培认识了张宝珠、梁文博、李学明、韦辛夷、卢洪刚、刘玉泉、宋丰光、张望等人,这让他十分高兴。抓紧一切机会,郭英培从研墨扶纸到端茶倒水,终于结识了一批书画名家,在他们的指点与帮助下,郭英培终于走上了书画艺术的正途。之后,经人介绍,他结识了恩师于太昌,拜其门下为弟子。

  希望九城联展保持品格

  “现在有很多‘江湖画家’混进专业队伍、专业画展里,把档次全都拉低了,这对艺术是一种亵渎。”郭英培说。

  对于九城联展,他表示,作为负责任的媒体,《山东商报》 参与主办的这一活动是很有水平的,从艺术家的筛选到作品的展出,都是高水准的。而且联展的宣传得当,这对山东绘画的发展促进是有好处的。“九城联展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叫好又叫座,希望能继续保持品格,让更多的高水平艺术家参与进来,让观众们都能受到更好的艺术熏陶。”郭英培说。(《山东商报》记者窦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4-3-29 13:54 , Processed in 0.06051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