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回复: 1

万贵妃万贞儿和龙门客栈东厂西厂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万贞儿
相关文章  汪直 西厂主管
https://www.02710.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28&extra=
幼年
万贞儿之父万贵因亲属犯罪而被谪居霸州,为了使日后有所依靠,他托付同乡把年仅四岁的女儿万贞儿带进皇宫当宫女。年幼的万贞儿十分懂事乖巧,深得孝恭孙皇后的喜爱。

到了正统十四年(1449年),当时的皇帝朱祁镇被瓦剌捕去,国不可一日无君,孙太后以郕王朱祁钰暂替皇帝位,立朱见深为太子。万贞儿也被孙太后派去照料年仅三岁的朱见深。从此,幼小的太子与万贞儿形影不离。

后来,朱祁钰产生了废掉朱见深,立己子为太子的念头,并付诸行动,将朱见深废为沂王,立己子朱见济为太子。朱祁镇复辟后,朱见深又被立为太子。

朱见深自小不与母亲一同生活,而万贞儿时常在其身边照顾他,因此朱见深便对万贞儿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感情。

成年
天顺八年(1464年),明英宗崩,十八岁的皇太子朱见深即位为帝,是为宪宗。当上皇帝的朱见深立吴氏为皇后。

年轻美貌的皇后并没有打动宪宗,他依然与万贞儿如漆似胶,形影不离。由于宪宗对吴皇后不闻不问,吴皇后一气之下对万贞儿动用了杖刑。

此事很快就被传开了,并传到了皇帝朱见深的耳朵里,不能忍受心爱的女人受苦,血气方刚的宪宗下令废后,尽管有太后与大臣的阻拦,

朱见深还是废了吴皇后,并处罚了阻碍他废后的大臣。后升先帝所命的王氏为皇后。

皇子早薨
成化二年(1466年),已经三十七岁的贵妃万贞儿生下皇长子,宪宗大喜,三月晋她为贵妃,又派出使者四处祷告山川诸神。谁知偏偏天不从人愿,一年后,她的儿子居然夭折了,这也是她一生中唯一的儿子。
成化十二年(1476年)十月进封皇贵妃。


与世长辞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正月,皇贵妃万贞儿去世,时年五十八岁。得到消息的宪宗不禁嚎啕大哭,哀叹道:“贞儿不在人世,我亦命不久矣。”辍朝七日。同年八月,郁郁寡欢的明宪宗朱见深驾崩,终年四十一岁。

《明史》:万、郑两贵妃,亦非有阴鸷之谋、干政夺嫡之事,徒以恃宠溺爱,遂滋谤讪。 [8]

蔡东藩:
①以三十余岁之万贵妃,乃宠冠后宫,权倾内外,窃不知其何术而得此。意者其有夏姬之术欤?观其阴贼险狠,娼嫉贪私,则又与吕雉、武曌相似。天生尤物,扰乱明宫,虽曰气数使然,亦宪宗不明之所致耳。 [7]

②汪直以大藤余孽,幼入禁中,不思金日磾宝瑟之忠,妄有安禄山赤心之诈,刺事西厂,倾害正人,酷好弄兵,轻开边衅,吏民之受其荼毒,不可胜计,要之皆万贵妃一人之所酿成也。 [9]
万娘坟,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卫星城西北7公里,十三陵镇所辖行政村。清代成村。因村域内有明宪宗朱见深的贵妃万氏的园寝,村民大多是明朝看守万贵妃园寝的坟户的后代,村落因坟得名,称万娘娘坟,简称万娘坟。

该墓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被盗,存园寝的围墙、门楼、无家石碑等。该村原名万娘娘坟,后简称今名。
万娘坟位于苏山东麓,坐西北朝东南,整体布局为前方后圆。
方形院落面宽197.8米,进深138.5米,园寝围墙用绿色琉璃筒瓦,黄色琉璃滴水。
正中为硬山式琉璃构件的园寝门,两侧各有一座随墙角门。

门内为两进院落,第二进院落正中有享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两厢配殿各三间。
享殿后有门,可进入半圆形的寝园,中轴线上由前至后设照壁、石碣(即圆顶的碑石)、石供案和墓冢。
明代设官军守卫,有官员管理。清代改为坟户看守后,看坟人及家眷即住在园寝的第一进院落内,经世代繁衍,形成村落。后因院内狭小,清末民初就将民居扩建到园寝院外,形成村落格局。

历史与现状
万娘坟作为明十三陵的文物古迹之一,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清朝中、晚期失修,园寝内的享殿、配殿在清末已倾毁,现仅存围墙、碣石、供案等古迹。
1937年秋天,长陵园的程彦斌率众将万娘坟的墓室盗掘,随葬器物大部分流失。

解放以后,由于人民政府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现有文物得到保护。园寝东门外有1棵古槐,墓园内有2棵古柏,均被列为北京市一级保护古树,现已受到政府与村民的妥善管护。
在宫廷内部,嫔妃们的最高尊称是贵妃。在过去的朝代中,能够获得这一尊贵地位的人屈指可数。
到了明宪宗朱见深的时代,有皇贵妃万氏,谥号恭肃端顺荣靖,她是第一个获得六字谥号的宫妃 [16]。

《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六》
成化二十三年正月十日 ○皇贵妃万氏薨,妃,青州诸城县人,父贵为县吏,谪居霸州。妃生宣德庚戌,四岁选入掖庭,侍圣烈慈寿皇太后。及笄,命侍上于青宫,上即位,遂专宠,皇后吴氏废实由于妃。及今皇太后王氏正位中宫,每以厚德优容之。妃亦机警,善迎合上意,且笼络群下,令觇候动静,六宫希得进御。成化丙戌生皇子一人,上为遣内官诣山川寺观,挂袍行香以祈阴佑,因封贵妃,皇子未晬而薨,妃亦自是不复娠育,数年储嗣未兆,中外以为忧言者每劝上恩泽当溥,然未敢显言妃之妬也,惟给事中李森言及之,而宠益甚。初居昭德宫,后移安喜宫,进封皇贵妃。服用器物穷极僣儗,四方进奉奇技异物皆归之,一门父兄弟姪皆授以都督都指挥、千百户等官,赉赐金珠宝玉无筭,甲第宏侈田连州县。中贵用事者一忤妃意,辄遭斥逐,而佞幸出外镇守内备供奉者,如钱能、覃勤、汪直、梁方、韦兴辈,皆假以贡献买办科歛民财,倾竭府库而不恤,委以行事擅作威福,戕害善良,弄兵搆祸而无已,皆由妃主之也,甚至斋醮之滥费宴乐之暴殄靡有纪极。孝穆皇太后以妃之故,孙居西内数年而崩。至是上郊祀,回值天大雾,人皆惊讶。翌日,庆成宴罢,上还宫,忽报云妃薨逝矣,上震悼,辍视朝七日,谥曰恭肃端慎荣靖,葬天寿山西南,凡丧礼皆从厚。弘治初言者,籍籍不已,欲追废妃号,籍其家,毁其坟。赖今上仁圣,卒置不究云。



2001年《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万贵妃(1张)

2010年《龙门飞甲》
张馨予《龙门飞甲》万贵妃
2011年《后宫》
杨茜尧 [12]
2015年《医馆笑传》
海陆 [13]
《医馆笑传》万贵妃(3张)
2015年《刀下留人》
康华 [14]
《刀下留人》万贵妃(1张)
2020年
《成化十四年》贾静雯 [15]
《成化四十年》万贵妃(3张)
2023年《正好遇见你》(剧中剧)
李小冉 [5]
《正好遇见你》万贵妃(2张)
2023年《过山榜》姜宏波 [6]
《过山榜》万贵妃(2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万贵妃是明宪宗心肝上的人,这话并不过分。万贵妃比宪宗大17岁,但年龄问题并没有成为他们之间的障碍,二人相恋相依,也算是帝王婚姻史上的一段佳话。
万贵妃在明宪宗心中是女神,但在《明史》的记载中,其形象却十分不堪,特别爱在宪宗子嗣上动手脚,背上了“善妒杀嗣”的罪名。
时万贵妃专宠而妒,后宫有娠者皆治使堕。柏贤妃生悼恭太子,亦为所害。
但凡后宫有妃子怀孕,她必施展手段令其堕胎,听起来她的行为令人发指。但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吗?这事儿极有可能是清朝史官在黑她。

01 明宪宗的后宫到底有多少妃子?
明宪宗中前期的后宫,实际正儿八经的妃子很少,而他不广纳妃子的原因,可能从一件瓷器也可看出来。
看下面这只瓷碗,上面画着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身边还环绕着一群小鸡。这是明宪宗在万贵妃生下皇长子之后,他让景德镇专门烧制的以鸡为主题的瓷器。
从这件瓷器的寓意来看,不难猜出宪宗的心思,他想和万贵妃生更多的孩子。但遗憾的是,成化四年之前,宪宗虽然只临幸万贵妃一人,但万贵妃也只诞下一子。

更可悲的是,皇长子仅存活十个月就夭折了,之后万贵妃年纪也大了,就再也没有生育了。
成化四年,满朝文武都为宪宗的子嗣问题操心,毕竟这是关系帝国安危的大事。
此后,宪宗为了堵住悠悠众口,便临幸了柏贤妃,次年便有了皇次子,也就是悼恭太子朱祐极(成化八年薨)。
其实,在明英宗生前,就已为宪宗指定了后宫皇后和两位妃子,其中吴皇后被废,之后就剩王皇后和柏贤妃。但由于万贵妃的存在,导致两位后妃被冷落。

成化五年,明宪宗心血来潮临幸了女史纪氏,之后明孝宗朱祐樘于次年出生。
因此,在成化六年之前,明宪宗后宫只有三位妃子,两个儿子,这样看来,他的子嗣的确不多。
但在有明一代,除了朱元璋外,明朝帝王子嗣最多的就是明宪宗了,共有十四个儿子,六个女儿,那么自然后妃也是成群了。
宪宗之后的转变,也是出于对明朝的江山社稷的考量,而万贵妃不能再生育也已成既定事实。
既然明宪宗子嗣颇多,为何万贵妃会背上“善妒杀嗣”的罪名呢?

02 真实的万贵妃
万贵妃原是陪伴明宪宗成长的侍女,而宪宗的成长之路并不太平,他深度被卷入了朱祁镇与朱祁钰的夺权争斗。
明英宗朱祁镇因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正统十四年九月,朱祁钰即位,并遥尊英宗朱祁镇为太上皇。
当时孙太后之所以同意朱祁钰即位,也是有条件的,当然主要原因为稳定朝政,同时也提出当时的太子之位不能变动,而太子便是宪宗朱见深。
尽管朱祁钰保证不动太子,但孙太后深知宫中险恶,由于不放心,便把自己信任的宫女万贞儿派到宪宗身边保护他。
这一去,谁也没想到,万贞儿改变了朱见深的一生。

此后随着朱祁钰权力的稳固,纵然朱祁镇被瓦剌放归,但得到的竟是囚禁的待遇。这样一来,朱见深的太子之位也就朝不保夕了。
景泰三年,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一群人闯入东宫,要求朱见深搬离东宫,身边的太监、宫女也被遣散,最后陪在他身边的只有万贞儿,而那时宪宗不过五岁。
在经历了太子之位被废后,朱见深也变得更加敏感,对周围人充满恐惧,除了万贞儿,没有人在意他的死活。
而万贞儿也十分勇敢,据史料记载,她为了让朱见深有安全感,每次他们一起出门时,她都会穿上军装,走在前面,完全是个女汉子的形象。
所以,在宪宗成长的岁月里,万贞儿扮演的角色是多重的,是侍卫,是侍女,是亲人,也是依靠。
可以说,在年幼的朱见深心里,万贞儿就是一道光,给了他光明和温暖。
景泰八年正月,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又一次得到了皇位。

父亲上位,儿子的苦日子也就熬到头了。当月,朱见深就恢复了太子身份。
八年未见,朱祁镇对儿子心怀愧疚,于是问他,你想要什么?
朱见深说,他只要一个人,就是万贞儿。
那年,朱见深十岁,万贞儿二十七岁。
当朱见深十七岁时,朱祁镇和周贵妃意识到儿子对万贞儿的特殊情感,但他们并不认为两人之间有什么男女情愫。所以,也就没有出面阻止。
天顺八年正月,朱祁镇病危。
临终之前,他为朱见深精心挑选了三个女子作为皇后的候选人,这三人便是后来的吴废后、王皇后、柏贤妃。
在解决完儿子的婚姻大事后,,朱祁镇于正月十七病逝。
正月二十二,朱见深即皇帝位,改元成化,是为明宪宗。
成为帝王的明宪宗,并没有喜新厌旧,而是继续专宠万贞儿,并且还想将她立为皇后。
宪宗生母周太后知道后,表示了强烈反对,最后宪宗只好立吴氏为皇后,改立万贞儿为贵妃。
而吴皇后不知就里,对万贵妃十分嫉恨,于是,便借故杖击了万贵妃。
结果,宪宗知道后,不顾周太后的阻拦,下旨将吴皇后打入冷宫。
自此,吴皇后变成了吴废后。

事后,王氏被改立为皇后,在见识到了万贵妃在宪宗心中的地位后,王氏事事谦让,甘愿做一个傀儡皇后。
万贵妃见没人敢惹自己,自此之后也就恃宠而骄起来。
于是在《明史》中便出现了开篇的罪名。
但在《明宪宗实录》中,万贵妃虽然跋扈,但并没有沦落到“善妒杀嗣”的地步。
在宪宗的实录中,万贵妃生前屡屡遭到言官弹劾,而言官列举出的罪状,都是诸如服用器物穷极僭儗、纵容本家亲戚祸乱朝纲等方面,并没有提到“善妒杀嗣”。
《明宪宗实录》是在明孝宗朱祐樘时期修撰的,那时,万贵妃早已不在,史官编修不会受任何阻碍。
如果万贵妃真有这条罪名,史官该写的都写了,也不差这一条吧。
更何况,宪宗虽然宠爱万贵妃,但后期一样纳了很多妃,而且这些妃子在未生子前地位普遍不高,不是宫女或就是嫔,如果万贵妃要残害这些女子,那是很容易得手的。
但事实是,宪宗的儿子们都顺利出生了,而且母凭子贵,还都得到了提升。
比如,朱祐杬出生后,她的母亲被封为宸妃;朱祐槟和朱祐楎的母亲张德妃;朱祐橓和朱祐楷的母亲杨恭妃,情况也是一样。
说到此,只有一个结论,那就是《明史》对万贵妃的记载,特别是“善妒杀嗣”这条罪名并不符合事实,而是存在人为的抹黑。
我们知道,《明史》为清人所修,那么清朝史官为何要抹黑万贵妃呢?

03 清朝史官为何要抹黑万贵妃?
清朝史官修《明史》,也是要以史料为基础的。关于万贵妃善妒杀嗣,最早的记载出自《古山笔尘》,作者是于慎行。
纯皇之诞孝庙也,时万贵妃宠冠后廷,宫中有孕者,百方堕之。孝穆太后旧为宫人入侍,已而有孕。贵妃使医堕之,竟不能下,乃潜育之西宫,报曰:“已堕。”上不知也。——《古山笔尘》
但于慎行是万历时期的人,并不是成化朝的见证者,所以,他在文章的结尾处特别注明,此事是他从宫中太监那里听来的。
至于是否属实,他也无法证明。
《明史》不可能由一个人编修,编《明史》后妃部分的史官叫毛奇龄,他就采用了于慎行的记载,把万贵妃善妒杀嗣这条写进了正史里。
所以,也不能说是清朝史官故意抹黑万贵妃。
有意思的是,乾隆在看过《明史》关于万贵妃的章节后,也为她鸣不平。于是还专门写了篇论文来驳斥,文章为《驳明宪宗怀孕诸妃皆遭万妃逼迫而堕胎》。
由此看来,《明史》对万贵妃的记载,极有可能存在偏差。
综上所述,万贵妃有没有残害宪宗子嗣,记载出自《明史》,而《明史》为清人所修,在编修过程中对某些事件极有可能存在偏差,因此,万贵妃才被扣上了“善妒杀嗣”的帽子。
但事实证明,宪宗有生之年,其子嗣数量位列明史帝王第二,如果万贵妃真是善妒杀嗣,他也不会有那么多孩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5-4-20 21:13 , Processed in 0.039864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